
在设计储能系统时,我们很多时候涉及到削峰填谷,一般会预留部分做为做应急备电(可调整),谷值进充电,峰值放出,平段充电,峰值放出。储能系统设计为以锂离子电池为基本储能单元,通过双向变流器实现交流、直流电能变换和电能流向控制,实现电池电能与电网电能的相互转换。在电能转换过程中,储能系统可以实现提升电网电能质量、削峰填谷和应急备电等功能。
而储能系统的运行策略,是削○峰填谷:
1.在电价较低的用电低谷期,储能系统从电网吸收电能,达到对电网↓填谷的目的;
2.在电价较高的用电高峰期,储能系统向电网释放电能,降低在电价昂贵的用电高峰期的电力使用,达到对电网削峰的目的;
由于电价在峰期和谷期存在差价,从而减√少电费支出,降低厂区在用电高峰期对电网的依赖。通过削峰填谷,可以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及经济效益都有益。
在2022年,市场局势,集中、分布式两翼齐飞◤,国内装机有望高增,
1.集中式光伏电站:2021年来看,各省份下发保障性/市场性规模分别达到82/28GW(不计算风光未区分项目);同时,在大型新能源项目一期100GW已于2021年底陆续开工(其中风光项目2022年投产容■量达28.8GW,光伏2022年投产容量达
10GW),二期名单也已上报,预计国内集中式光伏电站2022年装机将达45-50GW。
2.分布式光伏电站:分布式ㄨ方面,居民分时电价机制的改善、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方案将推动分布式光伏的≡发展;而户用光伏方面,整县推进676个示范县项目目前项目申报已超150GW,将支撑户用光伏持续高增长;预计国内分布式光伏电站2022年年装机将达40-45GW。
3.现状:博弈结束,需求♂拐点已到,出现了两种情况,
(1)价格博弈结束。整体来看,对于光伏下游需求的预期变化是决定光伏股价的核心要素,2021年以来,原材料多晶硅料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一定程度抑制下游需求,随着各环节价格松动,且产业链去库存接近尾声,伴随着硅料新增产能陆续投放,这一轮因宏观政策催生的供需失衡而产生的产业链价格博弈基本告一段落。
(2)需求拐点已到。而随着硅料供给逐步释放,叠加国内补装&海外抢装,目前需求正持续向@好,在近两年光伏持续跨过平价和产业链价格博弈的节点后,光伏需求将有望迎来高景气周期。
今天众智创联和大家分享的是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和实々践方面的话题。今天我们讲锂电池储能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储能技术上有两方面要ξ 求,一个是通用基础技术。它有一些基本功能,正规厂家都可以达标,而储能系统里面4个核心技术,分别讲一讲:
1.BMS,对于损伤的电芯进行管控和预警。
2.EMS,在大规模储能里面,对众多的储能单元进行统一有效地管理,这是一个问题。
3.环境控制技术,比如≡消防技术,大规模分布式储能常用的集装箱储能单元,在监测燃爆早期发现,再进行灭火,这是核心技术要求之一。能否能够从预防上管住,这是核心技术之一。
4.系统架构,系统架构的设计,从顶层决定了整套系统的性能,影响到系统的实际效果。我们考虑系统架构一定要柔性化,要做到单元之间动态调配及系统可以重组,这样可以实现动态维护。
新型长时储能,将会是储能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众多的利好消息,印证了这一点。
2022年2月,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建成并网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新建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配建储能规模原则上不低于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的15%,储能时长4小时以上。配建比例2022年后根据情况适时调整。这一数字要求比』以往各省发布的数字更高。以往多是要求储能时长2小时。
我们可以看出,新型长时储能在内蒙古区域内推行效果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实施路径的有效推行。因为长时储能是新型储能系统关键核心技术,长时储能的定义,是连续『运行(放电)时间为10小时,使用寿命在15到20年。2021年11月,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来自包括英国石油公司、西门子能源公司、Highview Power公司、Form Energy公司等25家能源和科技公司的高管成立了长时储能理事会。该理事会旨在就长时储能技术对企业、政府︽和公用事业公司进行宣传和教育,并制定激励政策支持大规模部署长时储能系统。
长时储能系统的意义,在于它的部署可能在未来几年加快进行,尤其是在各国继续扩大可再生能源部署的情况下。一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电力系统60%到70%的市场份额,长时储能系统将会成为“成本更低的灵活性解决方案”。
工商业的高压储能系统,是由多种系统组合而成的,包括电池组、BMS管理系统,中控系统、双向变流系◣统、消防系统和温控系统。这种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并网和离网等多种需求,可以实现节能和储能的多种目的,节能效果好。
它主要应用于用户,可以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比如备用应急电源、削峰填谷、无功支持黑启动、平滑输出曲线、需求侧需求响应、微网、孤岛应用等多种需要,可以有效地弥补电力供应不足,延缓电力基础设施投资。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和销售量,光储充一站式充电站解决方↙案,受到很多人的重视,因为这个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和市场规模增速,都很不错,现在我们从技术上,分析光储充一站式充电站解决方卐案的优势。
有效集成,一站式服务
分析光储充一站式充电站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大容量电动汽车、数据中心、现代楼宇智慧建筑充电等多种需求,可以实现配电网络的分布式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能力,轻松实现直流配电网与交流系统多点互联、能源“供需集成”和“双向流动”。
光储充一站式充电站解决方案,会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太阳能光板、储能系统、充电庄、能效管理系统等部分进行模块化设计,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定制设计和制造、施工。
电池市场,主流电池⌒仍是锂电池,特别是在储能领域。经过市场上的了解,全固态锂电池和锂-空气电池,被众多的专业人士,判断是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来详细说明:
一、锂-空气电池锂,它的优势是理论上,有巨大的电能㊣ 储存能力,这是现在为止的,能量密度Z大的储能器件,等于和汽油一样,我们判断,全固态锂电池,应该比锂-空气电池商用的时间要早。
二、全固态锂电池,这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液的锂电池。它的特点是:一般功率密度较低,能量密度较高。这个主要难点是技术上的,如果技术难点攻克了,再做锂空电池,会更好,全固态锂电池是电动汽车更好的使用电池,因为它的充放电循环寿命很①长,Z长可达45000次,并保存95%的初始容量,远超其他类电池。
在技术上,如果能研发出更稳定的电解液体系,更有电池正极材料,都有可能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实现上述两☉种锂电池的早日研发成功和量产。
碳∩中和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大力推广”碳中和“与“碳达峰”的目标,我们今天说下,所谓”碳中和“,其实顾∑ 名思义就是碳排放净增加值为零,一方面是说碳排放控制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减碳技术、植树造林、碳捕捉技术等等实现碳回收,两者相抵为零,就是碳中和。
我们说的的碳中和的☆意义,具体包括:
1.外交
因为目前多变的国际局势,所以,这是我们的破局之道,正是因为当前面临的实质性全球气候危机,所以碳减排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关系话题,对于中国尤为ζ重要,因为目前中国是全球的碳排放国之一。提出碳中和的概念可以非常将中国置于比较有利的国际地位。
2..全球气候面临的危机
气候已经成为影响地区发展的大问题,而且当前全球气温已经比前工业时代上升了1.3度左右。目前全球的目标是控制在2度,或者1.5度以内,但是难ω 度非常大。具体可以参考IPCC的一系列报告,这里不多展开
3.产业结构
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依然是偏中低端,高耗能、低产出者甚众。碳中和的提※出可以有利于淘汰原有高能耗低效率的企业和技术,倒闭其采用更清洁和能效的技术路线,还有改善产业结构,向行业上游和高精尖技术发展。
说了这么多,这就是“碳中和”的意义和概念,我们一定要顺应趋势,做好自己的准备,迎接风口,比如,众智创联,专【注锂电池,积极贯彻“碳中和”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下面众智创联,从锂电池的外装外壳形状、整体外形、应用领域三方面进行讲述。
一、按包装的外壳形」状分类
1.铝壳
铝壳形状的锂离子电池,重量较轻,AQ稳定性稍优于钢壳制的锂电池
2.钢壳
这里说的是早期的锂离子电池,大多是钢壳,它们的AQ稳定性较差,但现在已经很少采用。
3.软包装
软包装的方式,被很多锂电池产品采用,它是在电池▆本身,套上一层聚合物外壳(如铝塑膜包装)。优点是重量,成本低,稳定AQ性好。
二、按外形来区分
1.方形(长方形)锂电池
方形(长方形)锂电池,是指现在用铝壳(早期是钢壳)制作的,广泛用于电子消费品、医疗行业等。
2.圆柱状
圆柱将锂离子电池,如:18650,它们是常规用5位的阿拉伯数字来进行命名,其中前两位数字为电池的直径,中间两位数字为电池的高度,Z后一位数字0代表圆柱形,单位为毫米。
如:14500锂电池、18650锂电池
三、应用领域分类
1.消费电子产品
锂电池,比如电动玩具、移动电源、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如聚合物锂电◆池、18650锂离子电池等。
2.工业领域
锂电池,比如动用电池,含电动自动车、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做为储能应用广泛的磷酸铁锂电池等,在电站、储能柜、医疗行业广泛应用。
3.特种用途
锂电池,比如航海航天、高能物理等,常规产品¤如:用于各种复杂的环境,低温和高温等,还有防爆锂电池等。